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类作文 分类作文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_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分析

zmhk 2024-06-04 人已围观

简介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_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_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初中数学教学计划模板【五篇】

2.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

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怎样写

4.能提供一个初中数学备课范本?

5.初中数学的教学案例有哪些

6.怎样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_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模板【五篇】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二章轴对称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

        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三章实数本章通过对平方根、立方根的探究引出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导出无理数的概念,从而把有理数扩展到实数。

        教学重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教学难点:平方根及其性质;有理数、无理数的区别。

        教学关键提示: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发现过程,从而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本章主要学习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并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再次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教学关键提示:应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分析函数问题,建立运用函数的数学模型。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以及因式分解。

        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

        教学关键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116分,不及格的学生仅有7人。总体来看,成绩还算不错。七年级尚未出现两极分化,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学习。本学期还要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大功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学设想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六、培优辅差计划

        优生辅导计划:加大难度,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班级取前10人,每周开展活动一次。

        差生辅导计划:狠抓基础,立足课本,提高信心,激发兴趣。班级取最后10名,每周辅导一次(或二次,视章节难度。

        七、教学进度略

第2篇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科研室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室工作计划,结合学校教科室的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的推行,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教育教学法规,落实素质教育和自成教育。通过数学的学习,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渗透终生数学教育思想;让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并通过数学课的情感渗透培养学生自强成才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班以农村孩子居多的班级。他们虽然大多朴实善良,但因为从小家长管不上,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较差。通过一年半的努力,本班数学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无论从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上都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已初步形成。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等数学思想方法已在一些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但一些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数学知识上一些拔高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的同学人数还不理想。

        三、教材简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16章:分式;第17章:反比例函数;第18章:勾股定理;

        第19章:四边形;第20章:数据的分析。其中前四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选择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做到堂堂清、天天请、月月清。

        6、开展分层教学,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这三类学生。

        7、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和教案。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特别是姜盼丽同学,进行个别谈话,重点对一些基本知识和一些关键知识进行辅导过关,为其以后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铺平道路。并通过实例教育,让他们树立自强成才的信心。

        五、全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第14周第十六章分式

        第56周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第78周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第912周第十九章四边形

        第1316周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第1718周复习检测

第3篇

        一、以终身学习为目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学习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端正教学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行教育教学,结合课改的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研讨与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认识统一和观念的转变,形成先进的教学思想,切实改革课堂教学,以达到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教师素养。严格履行教育教学安全责任制的要求,确保教学安全。利用教研组会议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安全教育,严禁体罚学生,严禁不让学生进课堂或把学生赶出课堂的现象发生。

        3、以“教师自我提高”活动为载体,及时“充电”,读读专著,翻翻教学杂志,做做,浏览教学资源库等,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专业素养。

        二、以教研组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加强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结合要研究的课题和资源库的建设,每位青年老师开一节公开课进行教学的研讨,要求每位教师在开设教研课时,首先在备课组中进行说课,由备课组长做好记录,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时要指出缺点,真诚帮助指正,并对课堂教学中出现闪光点、不足之处,在备课组中进行研讨,以引起全体备课组成员的重视,集思广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尽量在展现给学生前多准备、多思考。在点评研讨完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做好反思摘记,使自身的教研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备好每一堂课。因此,在备课组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指导,钻研教材,众心齐力,发动集体的力量,定时间、定地点、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资源共享,特别是针对一些较难设计的课要做好提前几天先个人设想再进行组内交流,经常分析三个年级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便及时调整教法、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及学习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做好教学体会的记录。

        3、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中提出教研课题,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倡导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合作的教研氛围,要善于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要增强教研的工作活力,增强学科教研主动适应课程实施的能力,要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抓手,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切实实现减负增效。注重开展的活动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引导本组教师扎实有效地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促进教研组自培功能的发挥。

        三、以教学常规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学质效。

        1、加强集体共同探讨,各学科严格执行适时调整的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计划,“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验”,及时做好质量分析。教师的备课都做到备课组、教研组内统一规范,将优秀的备课进行展现、浏览,将自身的不足之处指出。2、继续实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集体备课,开展网络备课研讨3、努力开发建设“数学教学资源库”,打造优质课堂教学,实现网络资源共享4、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发挥网络信息交互作用。5、利用数学博客群,开展网络教研。

        四、本期教研组月工作安排

        附:数学教研组月工作安排二月份: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2、教材研讨3、教师网络资源应用培训4、上学期数学质量分析三月份:1、集体备课研讨2、理论学习3、青年教师同课异教赛教活动4、评课活动5、课题研讨会6、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四月份1、集体备课研讨2、期中测试3、质量分析4、教师结队交流活动5、数学竞赛6、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检查五月份1、集体备课研讨2、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3、课题研讨会4、数学知识竞赛5、数学活动示范课6、教师网络资源应用能力考核7、结对教师相互听课活动8、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六月份1、各教师拟写教学总结、论文、案例2、教师教材教法考核3、校本教材汇编(优秀教学反思、优秀论文4、集体备课质量考核5、期末考试6、对各教师教研情况量化考核7、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4篇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学期里,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各项工作,现根据学校上级各部门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中数学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习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把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作为本学期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并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与实践,树立教研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校本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整体的教学水平。

        二、工作要点

        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3、认真开展集体备课课和课题研究活动,加强教研组团队合作意识。

        4、继续开展对青年教师的“磨课”活动,帮助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5、认真组织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本组老教师的带头作用。

        6、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

        7、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8、立足课堂,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

        9、加强资料建设,资源共享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质。

        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继续开展教科研活动,各位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善于总结,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提高教科研能力,及时认真地填好《教研活动记录》《备课组活动记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第5篇

        一、在思想方面:坚决维护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做到严于律己。加强学习尤其是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关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师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要注意转变观念,把学生视为平等的教育对象,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要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和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二、在个人教学工作方面。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因为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向老教师学,向优秀教师学。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我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相邻学科的知识领域,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前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课程(:无私奉献改革地推行,也开始呼唤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无愧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期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丰厚自己的积淀,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在业务上、思想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一名创新型、科研型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我必须有一个源源不断的水源,那就是学习。

        三、备课方面。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能够发挥其的效用,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轻松地学习氛围,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改进方法。

        在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不是计划,而是怎样贯彻和实行自己的计划,而这份计划同时又是我的工作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工作,争取合格的甚至是超额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和目标,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

       数与代数教案

        第一课时

        数的认识

       课型 :复习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首先复习数的的概念,首先复习自然数的意义,接着由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引出分数。然后复习小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在此基础上复习正、负数、小数的计算单位和数位顺序,最后复习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百分数与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的不同 。

       教学目标:

       1、学生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整数和小数数位的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几种数?(提问中等生)学生回答,教师依次板书。

       今天我们复习与这些数有关的一些知识。

        二、自然数、整数的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

        自然数可以表示什么?(物体的个数)。

        最大的自然数是什么?(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自然数的单位是什么?(1)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0)

       教师:我们小学学的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到中学还要学习比0小的整数。

        自然数:0、1、2、3、4、、、、、、

        整数 : 自然数和小于0的整数 、、、、、、

       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复习有关自然数和整数的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整数的意义。

       三、分数的意义

        1、学生分小组对有关分数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好。

       2、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结果。

       3、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被除数 ÷ 除数= 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a÷b=a/b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4、课堂练习,做第73页的做一做2— 4题。(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自主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四、小数的意义。

       教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我们学过的小数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来分有几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设计意图

       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参与整理复习小数的意义。

        五、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五千零三十五点三五

        2、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记数法写出来的?其中的三个5和两个3各表示什么?

        3、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什么?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数位顺序表,师生共同填完。

       设计意图

        结合实际数据,在具体情景中复习十进制记数法和整、小数的数位顺序,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建立初步的数感。

        六、百分数的意义。

       1、 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3、练习:第81页的做一做的第1、3题。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系统复习了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八、作业:

       1、预习作业:练习十五的第1题。

       2、预习作业: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板书设计:

        数的意义

        自然数:0、1、2、3、4、、、、、、

        整数 :自然数和小于0的整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二课时:数的读写、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复习课

       教材分析:

        关于数的读法和写法,由于学生都比较熟悉,教科书中的复习就比较简略,着重突出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第三小节复习数的改写,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较大的多位数直接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根据需要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这时需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教科书中对这两种情况都分别举了例子。

        (2)求小数的近似数。主要是能根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确定从哪一位起按照“四舍五人”法省略尾数。

        (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相互改写 (互化)。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为了便于说明互化的方法,教科书中用图解表示,并让学生补充完整。除了复习一般的互化方法外,教科书还介绍了某些特殊的分数的简便化法,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的能力。

        关于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小节,学生也比较熟悉,教科书中就采取提问方式由学生自己回答。先复习整、小数的大小比较,再复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在练习中注意把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混合起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读、写数

       2、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进行数的改写。

       3、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数的读写。

        1、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1)出示:52000803100

        先让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读的。

        (2)出示:四十亿六千零六十万零五十。

        请全班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写。

        2、小数和分数的读写法。

       指名说一说小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小组讨论:小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与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有时们联系和区别。

       4、课堂练习:76也做一做第1、2题。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从具体的读、谢入手,整理和服稀疏的读写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牢固掌握知识。

       二、数的改写。

       1、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做单位的数。

       出示:1900000 235800 520008003100 80002051000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进行改写。想一想,有几种改写的方法?指名回答,使学生明确一般有两种方法:(1)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2)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

       学生独立做2页下面做一做的第1、2题。

       2、求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才与整理和复习,有利于激发兴趣,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相互改写。

       教师: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运算时,经常要根据需要把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相互改写。大家还记得改写的方法吗?

       出示76页的例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教师再简单的归纳假分数怎样改写成带分数、整数;带分数怎样改写成假分数;整数怎样改写成假分数。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让学生分三种情况说

       (1)分数和小数的

       (2)小数和的互化。

       (3)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互化方法

       5、练习:练习十五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行间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情景, 整理、复习,牢固掌握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三、数的大小比较。

       先让学生独立做77页做一做第1、2题,然后师生归纳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四、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的读写、改写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和数的大小比较,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1、 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的第2、4题。

       2、 预习作业: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设计:

       数的读写 数的改写 数的大小比较

        52000803100读作:五百二十亿零八十万三千一百

        四十亿六千零六十万零五十写作:4060600050

       (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小数和的互化。

       (3)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第三课时 数的运算(一)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80页。

       复习目标: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掌握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

       2.沟通整数、小数、分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能用所学整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

       学情分析: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通过复习和有针对***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数的运算的有关知识

       二、复习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计算

       1.出示下列题目:

       376+275 651-275 32 ×24 768 ÷ 24

       37.6+2.75 40.35-2.75 3.2 ×2.4 7.68 ÷ 2.4

       学生每人计算一竖列,从中发现什么?

       (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小数乘法是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后,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多少位小数,就从积的后面数出多少位小数,打上小数点;而小数除法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后再除。)

       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2.计算并验算

       16274÷56 4.5×5.02 完成后说说验算方法。

       3.计算第80页中间的9道题,说一说这些计算特殊在什么地方?

       (一个数加减0得数仍然是这个数,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任何数和0相乘和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两个相同的数相除得1,一个数乘或除以1还是得这个数,1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得数是这个数的倒数等。)

       三、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

       学生说出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计算 下面的题,并且验算。

       5/6×4/7 5/8-1/3

       师:在计算分数四则运算时哪儿最容易出错?有什么好的方法防止错误的发生?

       完成第80页下面的"做一做",

       四、复习估算

       估算:903+784 (把两个加数看做900+800或900+780)

       412-295 (400-300或410-300) 597 ×86 (600×90) 286 ÷ 7(280÷7)

       师:估算可能有多种结果,这些结果有些和精确值接近一些,但计算速度要慢一些;有些结果没有那么精确,但计算速度要快一些。这些结果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参考价值。

       第四课时 复习简便运算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81-82页。

       复习目标:1.整理复习五条运算定律,并能运用定律熟练的计算。

        2.巩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提高计算效率。

       学情分析:多数学生掌握了简便算法,但部分学生对部分题型不熟练。

       复习过程:一、复习五条运算定律

        教师:想一想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学生回答后出示教科书第81页表格,按照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二、计算,巩固运算定律

        出示计算题:4×2/7+4×5/7

        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教科书第81页“做一做”

       计算后说出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2.做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简算的方法。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复习内容:书82页例2。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更加熟练的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已能较熟练的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复习过程:

       复习解决问题

        出示例2.学生试算。最后借助线段图总结。

        引导学生明确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分成几个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然后重点引导启发学生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搞清楚复杂的问题要分成几步解答,每一步要解答什么问题。

        解决问题时,一般主要利用两种分析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就是从问题出发求得问题的解决,综合法就是从已知信息出发求得问题的解决。

       三、练习

        1.做练习十四第5题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两名学生板算,针对出现的错误分析,引以为戒。

        2.做练习十四6.7题。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书82页例二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熟练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补充条件或问题,再列出算式,不用计算。

        ⑴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是52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列式:

       ⑵红杉小学六年级有女生64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

       二、下面各题,只列式,不用计算。

        ⑴一种树苗实验成活率是98%,照这样计算,如果种下这种树苗400棵,可以成活多少棵?

        ⑵一种树苗实验成活率是98%,为了保证成活400棵,至少要种多少棵树苗?

        三、解决问题。

        ⑴绿化队为一个居民社区栽花。栽月季花240棵,比所栽丁香花棵数的2倍少16棵。栽了多少棵丁香花?(用方程解)

       ⑵一个晒盐场用100g海水可晒出3g盐。照这样计算,多少吨海水可以晒出9吨盐?(用比例方法解)

        ⑶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其中文艺书占总数的_,科技书占总数的25%,文艺书比科技书多20本。这一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4)小王存款1000元,按年利率1.98%计算,一年后应得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5)有46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12天,平均每天吃30千克。剩下的大米如果每天吃25千克,还可以吃多少

       第7课时 式与方程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使学生加深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会解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教师: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边回忆、边总结以前学过的内容和方法.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应该怎样写?例如,a乘4.5可以怎样写?S乘h可以怎样写?(a乘4.5可以写成a×4.5或a?4.5或4.5a,不可以写成a4.5.S乘h可以写成S?h或Sh.)

       教师指出:除了不能写成a4.5以外,其他都是对的.

       出示:

       用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写出下面的数量关系式.

       (1)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公式;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的公式;

       (3)已知总价和单价,求数量的公式.

       (4)如果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3.75元,要计算买8支圆珠笔要用多少钱,应该用上面的哪个公式?

       教师让学生独立解答.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用的字母和公式的写法是否正确,发现遗忘的要及时辅导,并纠正错误.写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让学生用宇母写出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写完后指名回答.

       2.做教科书第8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的概念.

       教师出示复习题:

       下列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18+25=43 5x+4x+8=35 x-2=8

       4×3-18÷3=6 3x+5=7 a+4

       学生指出:3x+5=7,5x+4x+8=35,x-2=8是方程.它们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其他的不是方程.

       教师:我们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数,同时又是一个等式.

       教师:大家会不会解方程?一起解答方程x-2=8.学生解答后,指名回答方程的解(x=10).

       教师:x=10是方程x-2=8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我们要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要分辨清楚.

       2.复习解简易方程.

       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

       3x+5=7 5x+4x+8=35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及时纠正错误.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将“5x+4x+8=35”的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说明解答过程中运用到什么运算定律和运算关系.

       教师: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应用了加、减、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些运算定律.

       4.做教科书第93页下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哪一题列方程解比较容易,哪一题列算式比较容易.

       三、练习

       1、第85页上的“做一做”可要求学生自己列出方程解答。核对时再交流所依据的等量关系。

       2、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写出含有字母式子所表示的量,最后代入求值。可让学生填写在课本上。

       3、第2题练习解方程。应当要求学生自己检验。

       4、第3~5题可要求学生列方程解答。核对时交流各自所采用的等量关系。

       四、当堂质量检测:

       课本86页第二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怎样写

        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模板

        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说课稿频道我为大家推荐一篇初中数学《数轴》说课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

       

        老师们:您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 "数轴"的第一课时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

        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材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丢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

        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

        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 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 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 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 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

        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 "(通过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

        B,

        C,

        D,

        E,

        F,

        A,B,C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D和F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 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23页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23页练习1,2

        2,课本23页3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 你会画数轴吗 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25页1,2,3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六:板书设计:(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

能提供一个初中数学备课范本?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直接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关,同时一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看你的课堂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现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来看,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注意处理好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教材,学生要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数学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去,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中,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处理好教材是关键,如果处理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讲练结合要适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深入吃透教材,设计的问题不要太深太难,?学生不易回答,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准确把握知识目的能力目标。讲课时要做到把数学中的概念,原理公理,描述准确,不能?含糊,举例要真实可靠,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课堂教学内容要适度安排的内容,不能过?多或过少,切忌贪多求全,偏深偏难,其次,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是?零碎的而应是形成结构的,要使学生的知识能迁移。教师在处理好教材时,其中也包括把握好?知识点的结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教学节奏要和谐,作为教师要想使自己教的课具有特?色,具有魅力,必须会调节教学节奏和师生情感,为课堂教学创造一种和谐的节奏和气氛,温?馨和谐的教学气氛会促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意合理分配好教学时间?为了保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一节课各个环节所用时间分配必须合理,分配时间,要提出?主攻方向。哪些是重点、非重点,难点、非难点,哪些地方该练习,哪些环节该占用多少时?间,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明确教学任务的重点和主次,才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其次要明确教与学的关系,恰当分配,讲练时间要合理,应少讲多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起主导作用,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还要考虑符合教学实际,课堂教学时间结构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一定的调整。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学目的,突出重难点,必须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学方法选好?了,教学效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然而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呢?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课的难易程度。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性心理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如学生?的基础知识,如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差异大小等情况。考虑学生思维活动规律,要根据学生课堂思维变化规律来选择教学方法,最后要根据教学?情境和教师教风,选择教学方法。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和条件是不一样的,所以选择教学方法?也要从教学条件和环境出发,有的课可以用一种方法,有的课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总之,?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持续地健康?发展。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s/1vK_bLKmsNy78wcE2DOC2AA

?提取码:?a6zq

初中数学的教学案例有哪些

       课题 4.3.3 余角和补角 课时 1

       学校 08数学2班 授课人 尤廷荣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

        过程与方法 1.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

       2. 与同伴合作讨论,明白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

       2.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互余、互补关系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

       教学关键点 了解推理的意义和推理过程是掌握性质的关键

       课型 教师讲授与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引入有关概念

       同学们知道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吗?(用PPT给出图)

       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

       二、新课讲解:

       1、探究互为余角的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直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即:∠1是∠2的余角或∠2是∠1的余角。

       2、练习⑴:(用PPT给出)

       图中给出的各角,那些互为余角?

       3、探究互为补角的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即:∠3是∠4的补角或∠4是∠3的补角。

       4、练习⑵:(用PPT给出)

       (1)图中给出的各角,那些互为

       (2)填下列表(用PPT给出):

       ∠a ∠a的余角 ∠a的补角

       5°

       32°

       45°

       77°

       62°23′

       x°

       结论:同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

       (3)填空(用PPT给出):

       ①70°的余角是 ,补角是 。

       ②∠a(∠a <90°)的它的余角是 ,它的补角是 。

       重要提醒:ⅰ(如何表示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锐角∠a的余角是(90 °—∠ a )

       ∠a的补角是(180 °—∠ a )

       ⅱ互余和互补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它们的位置无关。

       5、讲解例题:

       例1: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 设这个角是x °,则它的补角是( 180°-x°),余角是(90°-x°) 。

       根据题意得:

       (180-x°)= 4 (90-x°)

        解之得: x =60

       答:这个角的度数是60 °。

       6、练习⑶: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3倍,这个角是多少度?

       7、探究补角的性质(用PPT给出):

       如图∠1 与∠2互补,∠3 与∠4互补 ,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 ∠1 +∠2=180°, ∠3 +∠4=180°

       ∴ ∠2=180°-∠1 , ∠4=180°- ∠3

       ∵ ∠1 =∠3

       ∴ 180°-∠1 =180°- ∠3

       即:∠2 =∠4

       8、探究余角的性质(用PPT给出):

       如图∠1 与∠2互余,∠3 与∠4互余 ,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 ∠1 +∠2=90°, ∠3 +∠4=90°

       ∴ ∠2=90°-∠1 , ∠4=90°- ∠3

       ∵ ∠1 =∠3

       ∴ 90°-∠1 =90°- ∠3

       即:∠2 =∠4

       9、讲解方位角(用PPT给出):

        (1)认识方位:

       正东、正南、正西、正北、

       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2)找方位角:

        ⅰ乙地对甲地的方位角 ⅱ甲地对乙地的方位角

       10、讲解例题(用PPT给出):

       例3:选择题:

       (1)A看B的方向是北偏东21°,那么B看A的方向( )

       A:南偏东69° B:南偏西69° C:南偏东21° D:南偏西21°

       (2)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OC的方向是北偏东60°

       B: OC的方向是南偏东60°

       C: OB的方向是西南方向

       D: OA的方向是北偏西22°

       例4: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余角和补角,并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到出了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了解方位角,学会了确定物体运动的方向。

       四、课外作业:

       ①P114问题解决9

       ②11、12题选做一题

       ③自己任选一题作为作业

       让学生观察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并听老师讲解

       学生观察图

       独立进行思考后小组交流

       口答

       学生观察图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同伴讨论

       得出结论

       学生训练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

       看图主动参与教师讲解

       学生回答

       让学生注意到塔的倾斜引入课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巩固余角定义的,作进一步理解

       巩固余角定义的,作进一步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升华

       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讨论中巩固知识,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道余角补交定义后,加大考点训练

       板书设计

       4.3.3 余角和补角

       1、余角的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直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补角的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方位:

       方位: 如图

       方位角:乙地对甲地的方位角 甲地对乙地的方位角

        4 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余角和补角,并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到出了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了解方位角,学会了确定物体运动的方向。

       5 作业布置:

       ①P114问题解决9

       ②11、12题选做一题

       ③自己任选一题作为作业

怎样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 方法 、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鉴于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数学的教学案例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数学的教学案例一

        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重点

        难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

        准备 剪刀、纸(含平行四边形、字母N S)、教学挂图、直尺

        教学

        方法

        手段 观察、比较、讨论、动手操作

        教学

        过程 一.新课

        1.教师取一个门框上固定门的铰连让学生观察是不是左右对称?

        2.出示教学挂图: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

        将实物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形,对折以后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生: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认识天安门城楼图的对称轴,然后让学生再找出飞机图、奖杯图的对称轴各在哪里。

        3.练习:(出示小黑板)

        (1)P57“试一试”

        判断哪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试着画出对称轴。

        估计学生会将平行四边形看作是轴对称图形,可让两个学生到讲台前用平行四边形纸对折一下,看对折以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由此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用剪刀和纸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教学

        过程 二.练习

        1.出示挂图:(p58“想想做做”第1题)

        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竖琴图、轿车图、五角星图、铁锚图、科技标志图、中国农业银行标志图

        师:钥匙图和紫荆花图为什么不是?

        生:因为对折以后两部分没有完全重合。

        2.看书p58“想想做做”第2题

        判断哪些英文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生:A、C、T、M、X(有可能有的学生没有选C,还有可能有的学生选N、S、Z)

        师:没有选C的同学除了竖着对折,看看横着、斜着对折你有没有去试一试?认为N、S、Z是轴对称图形的我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用表示字母N、S的纸对折一下,看看对折以后两部分有没有完全重合?

        学生试完以后会发现两部分没有完全重合。

        教师再将字母N横过来就变成了字母Z,同样道理,两部分也不会完全重合。

        初中数学的教学案例二

        教学目标1.会通过列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2.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建模思想.

        教学重点 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情分析 1、 在前面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简单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 逻辑思维 能力。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 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 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 措施 修改意见

        一、复习与回顾

        问题1:之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大致包含哪些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 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3. 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4. 解:解这个方程;

        5. 答:检验 并答话.

        二、应用与探究

        问题2:应用回顾的步骤解决以下问题.

        例1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 需要配 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 各多少名?

        三、课堂练习

        1: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 用1 m3钢材可以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 现要用6 m3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 做B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2:某糕点厂 中秋节 前要制作一批盒装月饼,每盒中装2块大月饼和4块小月饼。制作1块大月饼要用0.05kg面粉,1块小月饼要用0.02kg面粉。 现共有面粉4500kg,制作两种月饼 应各用多少面粉,才能生产最多的盒装月饼?

        四、小结与归纳

        问题4: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 分别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106页习题3.4 第2、3、7题; 1、教师利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帮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教师展示例题,并 巡视学生独立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教师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巡视。

        4、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归纳小结。 1、学生回忆并独立回答。

        2、学生先观看课件,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

        3、学生先观看课件并解决问题。

        4、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不能解决问题。

        教师展示解答过程。

        初中数学的教学案例三

        代数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 抽象思维 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教育 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刻苦学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正确地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学好数学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学的数学课,是从学习代数开始的?除了学习代数以外,同学们还将陆续地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

        学习代数与学习 其它 学科一样,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 学习态度 ?没有坚持不懈努力,没有顽强的克服困难的精神,是不可能学好代数的?

        在开始学习代数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代数与小学数学的联系和区别,自觉地与算术对比:哪些和小学数学相同或类似,哪些有严格的区别,逐步明确代数的特点?

        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下面我们就从用字母表示数开始初中代数的学习?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乘法交换律 a?b=b?a;

        (3)加法结合律 (a+b)+c=a+(b+c);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a(b+c)=ab+ac?

        指出:(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2、(投影)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若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表示速度,你能用s与t表示?吗?

        4、(投影)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用I厘米表示周长,则I=4a厘米;用S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则S=a2平方厘米)?

        此时,教师应指出:(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的关系,简明的表示出来;(2)在公式与中,用字母表示数也会给运算带来方便;(3)像上面出现的a,5,15?3,4a,a+b, 以及a2等等都叫代数式?

        那么究竟什么叫代数式呢?代数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三、讲授新课

        1、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以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学习代数,首先要学习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明确代数上的意义?

        2、举例说明

        例1 填空: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_________册;

        (2)温度由t℃下降到2℃后是_________℃;

        (3)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

        (4)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_______千克?

        (此例题用投影给出,学生口答完成)

        解:(1)12n; (2)(t-2); (3)a3; (4)(1+10%)m?

        例2 、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 2a+3 (2)2(a+3); (3) (4)a- (5)a2+b2 (6)(a+b) 2

        解:(1)2a+3的意义是2a与3的和;(2)2(a+3)的意义是2与(a+3)的积;

        (3) 的意义是c除以ab的商; (4)a- 的意义是a减去 的差;

        (5)a2+b2的意义是a,b的平方的和;(6)(a+b)2的意义是a与b的和的平方?

        说明:(1)本题应由教师示范来完成;

        (2)对于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致引起误会为出发点?如第(1)小题也可以说成“a的2倍加上3”或“a的2倍与3的和”等等?

        例3 、用代数式表示:

        (1)m与n的和除以10的商;

        (2)m与5n的差的平方;

        (3)x的2倍与y的和;

        (4)?的立方与t的3倍的积?

        分析:用代数式表示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要注意:①弄清代数式中括号的使用;②字母与数字做乘积时,习惯上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解:(1) ; (2)(m-5n)2 (3)2x+y; (4)3t?3?

        (四)、课堂练习

        1、填空:(投影)

        (1)n箱苹果重p千克,每箱重_____千克;

        (2)甲身高a厘米,乙比甲矮b厘米,那么乙的身高为_____厘米;

        (3)底为a,高为h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

        (4)全校学生人数是x,其中女生占48%,则女生人数是____,男生人数是____?

        2、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投影)

        (1)2a-3c; (2) ; (3)ab+1; (4)a2-b2?

        3、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x与y的和; (2)x的平方与y的立方的差;

        (3)a的60%与b的2倍的和; (4)a除以2的商与b除3的商的和?

        (五)、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提出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叫代数式?

        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①代数式实际上就是算式,字母像数字一样也可以进行运算;②在代数式和运算结果中,如有单位时,要正确地使用括号?

        七、练习设计

        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的a,b,c,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张强比王华大3岁,当张强a岁时,王华的年龄是多少?

        3、飞机的速度是汽车的40倍,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若汽车的速度是?千米/时,那么,飞机与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4、a千克大米的售价是6元,1千克大米售多少元?

        5、圆的半径是R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6、用代数式表示:

        (1)长为a,宽为b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2)宽为b米,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的周长;

        (3)长是a米,宽是长的 的长方形的周长;

        (4)宽为b米,长比宽多2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八、板书设计

        ?3.1字母能表示什么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1、本课所遇的问题,多数应由学生首先口答来完成,但在“说出代数式的意义”这一问题上,应向学生强调: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师示范的要求去做,如“a- ”的意义是“a减去 的差”,而不能说成是“a与 的差”?

        2、由于这是中学数学的第一课,故设计了一个引言,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 学习方法 的教育?在实际教学时,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原则是多鼓励

        猜你喜欢:

        1.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3篇

        2. 成功的教学案例

        3. 初二物理教学案例有哪些

        4.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有哪些

        5.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有哪些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是我们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一个设计,有一个设计就会使我们做的更加主动。

        单元设计,首先什么是单元,比如说一章,比如说一个模块,比如一个模块里的一块面,比如说一元二次方程这章,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完整的内容来进行设计。当然,也可以做跨章节的内容的教学设计。比如说一次函数,我们可以把一次函数这章分为三块,一块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知识初步,一块是一次函数的知识,第三块是反比例函数的内容。函数知识是初中的一个重点,怎么样对这些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有一个整体的思考非常重要。

        另外,老师应该能够关注关于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单元教学设计。比如计算,我们就可以考虑一下,作为一个计算能力,在初一、二年级里,怎么样进行设计。使得我们的学生从小学的水平,能够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支持计算能力的,在课程中有哪些载体。然后在这些载体中,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提升他的计算能力。所以我想这样的一些思考,都是单元教学的设计的很重要的内容,与我们传统单元的教学设计的内容,需要开拓一点,视野开拓一点。在单元教学设计,有一个,或者有两个核心的主题词,第一个是整体,第二个是效率。

        我觉得做好单元教学设计,会使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我讲到什么程度,我后面还会对这件事情有所解释的。当然现在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范围还是更大一些。比如对有一些概念,比如说弧度的概念,我们也可以对他有一个单元的思考。因为绝不是说讲弧度的定义的时候,才会涉及到弧度。只能这样就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加人弧度概念等等,所以我们应该以一个整体的观点来思考我们整体的教学。这样会提高教学效率。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含义

        单元教学设计:对教材中的章或单元等相对完整、综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一课时教学设计:对适合在一节课内实施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三.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以单元或章为单位,体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2)体现单元学习的完整性

        (3)体现单元学习的层次性

        (4)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教师主导、学生探究相结合

        (5)注重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

        (6)提供评价方法及模板……

        四.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1)基本结构框架

        (2)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本学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里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4.学生分析:习惯、态度、对学过内容的掌握

        5.教材分析

        (1)教材分了17个学时讲授,2个学时复习,写出具体课时安排

        (2)可能遇到问题

        6.教学设计的一些问题

        (1)什么内容以教授为主

        (2)如何利用学过的知识

        (3)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利用符号语言梳理学过内容

        (4)让学生总结一些好的案例:比较不同语言表述同一对象

        (5)如何提示学生“实数和二次根式”在后面学习中的作用

        (6)“实数和二次根式”将伴随学生经历从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过渡,在教学设计中关注以下问题:①学生的学习习惯;②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③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的内容

        7.教学反思、总结

        (1)收集一些教学案例

        (2)与自己教学比较

        (3)完成一个总结

        (4)修订自己的教学设计

       今天关于“初中数学教案模板步骤”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